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萨玛》与《洞穴里的医院》:奥斯卡提名纪录片共谱和平赞歌

陈朵儿 CDRC2011 2023-03-31

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纪录片奖项的角逐之中,有两部相同题材的纪录片都获得了“最佳纪录长片”提名。它们都深入叙利亚战区,用不同的纪录手法,展现真实,植入理想。


梗概

女性视角下的叙利亚内战


《为了萨玛》的导演、摄像,都是娃艾·阿卡提布。同时,她也是萨玛的母亲。从2011年开始,身为记者的娃艾拿起摄像机,记录下五年来自己从结婚、生下萨玛,直到被迫离开阿勒颇、生下第二个孩子的生活点滴。娃艾与丈夫在阿勒颇建立了一家医院,先后收治过6000多名伤患。她在最危险的时刻没有畏缩逃避,而是毅然决然回到故土。她用镜头毫无保留地展现阿勒颇人民炼狱般的生活和身心真切的痛苦。娃艾在影片最后对女儿萨玛说:“我想让你知道,我们曾经为最重要的事业而战斗过,这样你和所有的孩子才不用过我们曾经历过的生活。”正因这一段话,片名显得愈发具有深意——这些纪录影像不仅是为了萨玛,更是为了每一个未知的可爱生命。


《为了萨玛》海报


《洞穴里的医院》则将镜头对准叙利亚东古塔地区的一名女医生——阿曼尼。为了躲避针对医院的空袭和造成许多受害者死亡的化学武器攻击,叙利亚的一些医务人员被迫建立隐藏的地下医院,以挽救病人的生命,避免医务人员和设备的损失。在大马士革的东古塔,工作人员就建立了一个这样的地下避难所,名为“洞穴”。阿曼尼医生和她的同事以及其他18名妇女被选为医院的常务董事。他们每天都面临死亡,他们每天也都竭尽全力救治城镇中受伤的人民。

两部影片都记录了独立年轻女性的奋斗,以及她们对男权社会下种种限制的不满。个人的血泪史在特殊的时间地点和政治环境下也映射出触目惊心的叙利亚内战史。


《洞穴里的医院》海报


表达

第一人称视角与“墙壁上的苍蝇”


这两部纪录片虽在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呈现方式却不尽相同。《为了萨玛》充满浓郁的个人风格,其形式与时下流行的Vlog颇为类似。娃艾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记录,无论是镜头前的晃荡不安,还是镜头后的冷静问询,都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与观众间的距离,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娃艾作为记者的坚定信念,身为母亲的进退两难,离开故土的失意惆怅和面对袭击的真实恐惧。


<<  滑动查看下一张  >>

《为了萨玛》片段



相较之下,《洞穴里的医生》更具电影质感,叙述方式也多了几分冷静客观。美国“直接电影”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尔伯特·梅索斯一向推崇“墙上的苍蝇”(fly on the wall)的纪实拍摄风格,意在让纪录片导演成为安静的观察者,如同墙壁上的苍蝇,不去干涉人物生活和事件发展。而该片导演在中段的大量叙事中就做到了这一点。观众在平稳客观的记录下几乎感受不到创作者的存在,留下的是对战争一线的沉浸感受和对其背后伦理道德的思考。


《洞穴里的医院》截图


启示

纪录片的“发现”意义


同样是叙利亚战争题材,同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为了萨玛》从自我视角出发,《洞穴里的医院》把目光投向他人,透过平静的镜头展现毫无避讳的血腥战争。我相信,很多观看影片的观众和娃艾、阿曼尼有着不同的肤色,依托不同的文化,因此多数人无法仅仅通过这两部纪录片做到与她们感同身受。但是,我们从无休的战争中,看到了和平的可贵和真善美的流露,所以愿将其视作一曲和平赞歌。无论将镜头对准自己抑或他人,都彰显出纪录意识的觉醒,这是对过去的礼赞和对未来的期冀。


第9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名单


倘若说电影是“梦”,它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创造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别致宇宙,唤起人们记忆中相似经历的共情;那么纪录片更像是“窗”,它发现着世界各个角落有着人性闪光的人和事,向其投以天然曦光或幽微烛照,并将其放大、散播,让更多人看到。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蜂蜜之地》:一部关于自然、人性和生命的纪录片

中国医生,他们在一线|豆瓣评分高达9.2

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女孩的战地滑板课》

《美国工厂》:劳资矛盾外壳下的文化冲突

解读丨B站用年轻语言打造纪录片新生态

观察|买版权、联合出品、限免,视频平台的纪录片“战疫”

生存镜像:泛纪录时代的武汉肺炎疫情

第九届学院奖最佳国际传播奖提名作品VCR及简介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陈朵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